您当前位置: 教学效果> 社会评价

社会评价

发布时间:2014-12-14 16:31 浏览次数:768    
字体大小 默认
  • 默认
  • 13pt
  • 14pt
  • 15pt
  • 16pt
  • 17pt
  • 18pt
  • 19pt
  • 20pt
  • 21pt
  • 22pt
  • 23pt
  • 24pt
  • 25pt
字体颜色

默认

  • 默认
背景颜色

默认

  • 默认

 《高级职业英语》精品课程——社会评价

    《高级职业英语》是我院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服务的,是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课程。为了验证《高级职业英语》精品课程开展的实效性以及学生就业过程中英语应用能力的水平,我们课题组通过对对毕业生及社会用人单位的调查,以考证“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综合文化素养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等方面的情况,确实把握我院毕业生就业后在职场上英语应用的情况及质量,为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培养更具就业竞争力的社会需要人才提供有力的依据。

    为高职英语精品课程的需要,20146月本课题组成员分为四组,分别到广东省各地进行了问卷调查本调查对象主要为广东省内高职高专文秘、经贸、理工3个类别的毕业学生以及学生所在单位,如国有企业,三资企业,中小型民营企业等的人事部门。调查的内容为毕业生在用人单位英语的使用状况及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英语水平需求状况,涉及基础英语及专业英语和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调查方法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调查工具为调查问卷。

     总体而言,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校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单位的振兴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对学生的职场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满意度比较高。我院的毕业生用智慧和汗水向社会证明,外语应用能力对高质量的就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各用人单位也普遍赞同,如今英语已经成为国际间交流的一种工具,是国际化青年必须具备的特征之一,如果不能熟练掌握,将来无论是求职还是工作,都会遇到很大阻碍。很多大学生向往外企,但实际情况是,有的人一打电话,听到对方说的是英语,就不敢回答,立马把电话挂断了。要进外企,英语是第一块敲门砖,不好不行。外企中一般会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我把这种英语叫做工作英语。工作英语不同于大学英语的地方在于,这种英语的使用者之间是一种工作关系。

调查表明,文秘类用人单位认为非常重要或较重要的是英语翻译和写作技能,“比例分别达到70%68.42%,而认为听说技能非常重要的用人单位达48.72%以及阅读技能为42.86%。由此看出,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文秘类毕业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较为看重。

对于经贸类用人单位,阅读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技能,占70%,其次为听说、写作和翻译并列,分别占37.78%28.89%。因此,经贸类的学生的教材设计除提供学生内容宽泛的阅读素材外,还应在听说、写作和翻译技能方面有所加强。

理工类用人单位认为非常重要或较重要的是英语翻译、阅读、听说和写作, 分别占82%78%64%43.75%。”(数据引用:甘利,从用人单位需求出发探讨高职英语教材内容体系)值得特别注意的是用人单位对理工类毕业生英语翻译的权重排在三类高职高专毕业生之首,说明该类用人单位频繁接触或引进世界先进的技术,接触英语的业务较多。

    对于《高级职业英语》精品课程,用人单位基本一致认为,该门精品课程不仅能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也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鉴于区域性经济对于人才的需求各异、不同专业的就业去向对英语能力的要求差异较大,以及学生未来就业岗位对英语口、笔头沟通能力的需求不同,工程学院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以学生的职业需求和发展为依据,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选择,充分体现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

 用人单位在对学校《高级职业英语》课程教学的建议上表明,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我们对大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应坚持以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为目标设置高职英语课程,以职业需求为主线开发和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建议高职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英语阶段与行业英语阶段。基础英语阶段的教学内容可与行业英语阶段的教学内容自然衔接,或将行业英语教学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开设行业英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各校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校的高职英语课程设置方式。行业英语是高职英语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内容设置应与产业和学生未来职业需求对接,有助于帮助学生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各校应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制定体现行业特色的行业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框架表,开发满足行业、企业岗位(群)需求的教学内容与资源,体现工学结合的原则。我院应当加强与各用人单位和劳务市场努力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根据掌握的实际情况,提高人才需求预测准确度,使专业设置更加合理,培养目标,办学体制,办学形式,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实际相适应。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应以职业岗位需求和专业特点为依据,以专门用途英语为核心。以职业性、针对性、应用性为原则,针对学生未来岗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针对市场需求,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确定课程体系的总体框架和具体的技能培养方案,改革教材设置中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的部分。

 

 

 

 

 

下一篇: 监控系统
操作成功!此窗口3秒钟后自动关闭!
立即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