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课程设置>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发布时间:2014-11-15 17:54 浏览次数:1290    
字体大小 默认
  • 默认
  • 13pt
  • 14pt
  • 15pt
  • 16pt
  • 17pt
  • 18pt
  • 19pt
  • 20pt
  • 21pt
  • 22pt
  • 23pt
  • 24pt
  • 25pt
字体颜色

默认

  • 默认
背景颜色

默认

  • 默认

《计算机辅助模具设计1》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计算机辅助模具设计1Proe)》

适用专业:

        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模具设计专业与数控专业。

1. 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Pro/ENGINEER三维产品设计》课程是我院机电类专业,包括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设计、数控技术等专业的核心技术课,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载体,是从事机电、模具、数控等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技术。

前续课程包括《机械制图》、《AutoCAD》、《机械设计基础》、《金工实训》等课程为基础等。

1.2设计思路

理念:以培养学生运用Proe设计机电产品为出发点,通过完整的教学案例,由简单到复杂进行设计,使学生在模拟的实际设计过程中提高知识理解能力、实践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

思路:采用任务驱动、产品带教学、课堂教学、上机练习与实训相结合等方法完成教学内容。

根据岗位不同需求,通过整合、归纳,将本课程分为四大部分:(1)实体设计;(2)曲面设计;(3)产品装配;(4)工程图。

根据上述四部分知识要求,相应设置四大教学模块,各教学模块中合理安排各学习任务。

每个教学项目都按照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职业综合能力方面可达到:

1、理论从应用角度入手,弱化理论,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

2、将传统的课程设计任务化整为零,融入每一设计任务中去实施,设计的成功让学生感受成就的喜悦;

3、通过设计过程的思考逐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4、具备学习后续课程的知识基础、职业能力基础。

5、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及团队合作精神;

6、根据工作需要使用各种信息媒体,包括相关的英文媒体和资料。 

3、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模块一:实体特征建模

掌握实体特征设计方法,包括实体特征建模方法(拉伸特征、旋转特征、扫描特征、混合特征和相关的高级特征等特征)、工程特征(包括倒角、倒圆角、拔模、抽壳等特征)。

模块二:曲面特征建模

掌握曲面特征设计方法,包括曲面特征建模方法,包括曲面拉伸特征、曲面旋转特征、曲面扫描特征、曲面混合特征、相关的高级曲面特征、边界混合特征等。

模块三:产品装配

掌握产品装配方法,包括装配的基本特征和方法,实例的产品的装配。

模块四:工程图

掌握工程图绘制方法,包括创建工程图视图和编辑工程图视图。

1  学时分配

序号

课题名称

具体内容

学时分配

理论

实训

1

草绘

1  Pro/E基础

2  草绘基础

2

2

2

实体特征

4章 基础特征

4.1-4.2拉伸特征

2

2

3

4  基础特征

4.3旋转特征

2

2

4

4  基础特征

4.4扫描特征4.5混合特征

2

2

5

4  基础特征

4.6扫描混合4.7螺旋扫描

2

2

6

4  基础特征

4.8-4.11典型案例

2

2

7

5  工程特征

5.1-5.3孔、筋、壳特征

2

2

8

5  工程特征

5.4-5.7拔模、倒圆角特征、典型案例

2

2

9

6  编辑特征

6.1-6.3复制、镜像、阵列特征

2

2

10

曲面特征

7  曲面特征

7.1-7.2基础曲面特征

2

2

11

7  曲面特征

7.3高级曲面特征

2

2

12

7  曲面特征

7.4-7.6编辑曲面、典型案例

2

2

13

装配

8  组件装配

8.1-8.5组件装配、典型案例

2

2

14

8  组件装配

8.6-8.7典型案例

2

2

15

工程图

10章 绘制工程图

10.1-10.4工程图基础操作

2

2

16

10章 绘制工程图

10.5-107高级工程图、标注

2

2

17

综合实例

2

2

18

复习及考证

4

合计

72

4、实施建议

4.1教案编写

本课程标准对教案的定义是指在本课程完成整体教学设计,确定课程学习项目及各项目组成模块明确的基础上,对每一模块的教学内容按每一教学单元进行的教学方案设计,它包括对本模块学习目标、工作任务、能力要求及教学内容分解到本教学单元中的具体授课内容、课堂活动教学的组织方式与教学要求、课时建议等。特别是要通过设计清楚阐述针对本模块的工作任务如何将典型实践性环节所需实践知识融入理论知识学习中,并根据能力要求,如何将技能实践融入学习过程中。

4.2教学要求

(1)本课程具有四个技术模块,条理清晰,教师在教学项目内容在安排时,应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学风格进行调整组合,可以采用连续教学或分段教学两种方式实施。

(2)本课程教学宜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感性认识和实际动手机会,在完成相关实验或训练项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有关的技术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介绍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发展趋势,贴近生产实际。

(5)在教学过程中,应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努力培养创新能力。

 

1、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增强感性认识和发挥动态效果。

2、紧紧围绕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强调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作为教学的重点,力求达到以知识应用为目的,技术应用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3、注意课内外结合,适时开展设计比赛。

4.3考核方式与标准

考核方式:1)出勤;2)课堂测试;3)期末考试;4)实践教学测试;5)平时作业;

2 考核标准

测试成绩(%

平时成绩比例(%

出勤

平时成绩

实践教学

期末测试

100

10

10

30

50

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堂教学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

4.5教材编写与选用

Pro/ENGINEER Wildfire 4.0中文版基础教程》(王咏梅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教师要求

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并具备较强动手能力,分析和设计课程相关实训项目。

项目

 

 

编写

 

   

审核

 

   

审批

 

   

 6、其他说明

本课程教学标准适用于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数控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三年制)。

 

 

 

 

下一篇: 专业培养目标
操作成功!此窗口3秒钟后自动关闭!
立即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