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信息

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18-10-09 15:24 浏览次数:1785    
字体大小 默认
  • 默认
  • 13pt
  • 14pt
  • 15pt
  • 16pt
  • 17pt
  • 18pt
  • 19pt
  • 20pt
  • 21pt
  • 22pt
  • 23pt
  • 24pt
  • 25pt
字体颜色

默认

  • 默认
背景颜色

默认

  • 默认

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580214_

 

一、概述

(一)教育类型与学历层次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

(二)入学要求条件

中职、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力者

(三)学制

实行学分制,基本学制3

(四)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20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程模块27.5学分,公共选修课程模块6学分;专业基础课程模块27学分,综合实践课程模块27学分;专业核心课程模块25.5学分;专业(方向)任选课程模块7学分。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电梯制造与安装、机电一体化产品设备制造等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使学生掌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具备电梯安装维修、电梯工程项目管理、电梯产品制造及生产管理等职业技能,具备电梯行业相关职业资格,成为有一定的专业拓展和创新能力、良好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职业岗位群与人才培养规格-就业面向

就业领域

主要业务工作

初始岗位

发展岗位

预计年限

电梯行业安装领域

1.工作进度控制;

2.过程质量管理;

3.过程安全风险评估管理,突发应急能力管理;

4.多方工作协调管理;

5.法律、法规,合同,文档组织管理;

6.电梯工程图设计;

1.电梯行业地监人员;

2.电梯行业安装监督;

3.电梯行业项目经理助理;

4.电梯行业公司二线人员(安装支持);

5.其他行业(如物业、房地产等)工程部人员;

6.特种设备技术监督局工作人员;

1.项目经理;

2.项目支持经理;

3.部门经理;

4.公司经理。

5-10

电梯行业维保领域

1.电梯应招维修管理;

2.熟悉电气部件,懂原理;

3.查找电路图原理图,找出故障点;

1.电梯行业售后岗位;

2.特种设备技术监督局工作人员

1.维保部组长;

2.维保监督;

3.维保经理

5-7

电梯行业调试领域

1.电梯整梯调试;

2.机器机械部件调整与更换

3.运用标准检测机器质量

4.对安装、维修现场技术问题进行支持

1.电梯调试员;

2.电梯检测员;

3.电梯质量纠察;

4.现场技术支持

1.技术经理;

2.质量经理;

3.工厂质量经理;

5年;7

其他行业(如物业、房地产等)

1.电梯日常维护工作;

2.电梯质量监督工作;

1.物业工程部人员;

2.工程部人员

3.技术监督局人员

1.物业工程部经理;

5年;7

 

四、人才培养规格

1、知识要求

1)掌握常用工具和仪表的工作原理;

2)掌握电扶梯结构和控制原理;

3)掌握电扶梯安装、调试、检测、维保和项目管理能力;

4)学会识图制图,拥有一定的现场组织协调能力。

2、能力要求

1)资料收集与整理,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制订、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

3)简单的绘图与识图能力;

4)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5)一定的专业拓展和创新能力。

3、职业素质

1)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3)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

4)社会责任心。

 

五、毕业标准

(一)学分要求

所修学习领域的成绩全部合格,应修满120学分。

(二)取得以下职业技能证书(必考一门):

序号

职业资格(证书)名称

颁证单位

级别

相对应的课程

1

电梯安装维修工特种设备操作证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上岗证

电扶梯结构与控制技术电扶梯标准及检测电梯安装与调试基础》、《电梯安装与调试技术实训》

2

电梯安装(维修)工中级职业技能证

电梯行业技能鉴定分中心

中级

电扶梯结构与控制技术电扶梯标准及检测电梯安装与调试基础》、《电梯安装与调试技术实训》

3

维修电工特种作业上岗证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上岗证

电工技术、电工技术实训

 

(三)参加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并成绩合格

六、课程体系

按职业岗位群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以知识应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基础课程的应用,同时突出学生技术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知识则根据职业岗位群针对性地设置专门化教学模块。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相互结合,可采用讲练式现场教学和启发式等主动型的教学方法。

(一)课程结构图

(二)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见表 1-1-1

 

 

 

 

 

 

 

 

 

 

 

1-1-1         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课程

工作领域

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电梯工程项目管理》

1. 电梯工程安装领域

1.1工程项目施工组织与进度管理

1.1.1 工程项目的投资分析、项目估价

1.1.2 工程项目的计划、组织、管理、协调、控制

1.1.3 工程项目施工组织与进度管理

1.1.4 现场组织和协调综合职业能力

《电梯安全技术》、《电梯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电扶梯标准及检测》

1.2质量管理、合同管理、安全管理等

1.2.1 了解电梯工程项目的验收标准

1.2.2 能根据验收标准做好工程质量管理

1.2.3 了解相关法规,能做好相关合同管理

1.2.4 熟悉行业安全标准,做好安全管理

1.2.5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电扶梯结构与控制技术》、《电扶梯标准及检测》、《电梯安装与调试基础》

2. 电梯行业调试领域

2.1电梯整梯安装

2.1.1 熟悉电梯结构

2.1.2 掌握电梯安装的基本知识和专项技能

2.1.3 熟悉电梯电气设备的安装方法

2.1.4 熟悉电梯机械设备的安装方法

2.1.5 了解电梯施工安全问题

《电梯整体调试技术》、《电机与拖动》

2.2电梯整梯调试

2.2.1 电梯调试基础

2.2.2 电梯调试专项技能

2.2.3 电梯整调梯试技术

《电扶梯结构与控制技术》、《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

3.电梯行业检测与维保领域

3.1电梯设备故障诊断

3.1.1 了解电梯的机械构造

3.1.2 熟悉电梯的性能及控制电路图

3.1.3 会检查电梯主要部件的工作状态

3.1.4 熟悉常见电梯故障类型

3.1.5 会分析各种报警信息

《电工技术实训》、《电机与拖动》

3.2电梯设备检修

3.2.1 掌握电梯的电工技术、高空作业、防火、电焊等技能

3.2.2 会维修非正常状态下工作的部件

3.2.3 具备排除故障的应急能力,能排除故障及故障隐患

《电梯检测与维保技术》

3.3电梯设备常规保养

3.3.1 熟悉电梯维修保养规程

3.3.2 定期对电梯进行检查、保养

3.3.3 确认电梯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

3.3.4 做好维修保养纪录,收集客户反馈的信息

七、专业核心课程标准(见表 1-2-1 ----1-2-6

(表 1-2-1        电梯工程制图课程描述                 课程代码:z20100035

课程名称

电梯工程制图

学时数

108

教学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1)能够掌握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要求;

2)能够读懂零件图和电扶梯土建图、布置图;

3)掌握基本的作图方法,能绘制较简单的零件图、电扶梯土建图。

2、方法能力目标

1)具有绘图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

2)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

3)具有一定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4)能够绘制简单零件图和电扶梯土建图。

3、社会能力目标

1)通过参与项目学习活动,培养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

2)培养职业道德精神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3)在培训过程中,培养团队精神,共同完成任务。养成善于思考、勇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提高意志力。

教学内容

单元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

1、制图基本知识

学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投影法概述

投影法概述、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3、基本体

基本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

4、截交线

绘制截交线

5、相贯线

相贯线的画法与识读

6、轴测投影

学习绘制简单组合体的轴测图

7、组合体

掌握中等难度组合体的三视图绘制及其尺寸标注

8、机械图样基本表示法

掌握机械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9电扶梯土建结构概况

了解电扶梯土建结构,绘制电扶梯土建图

10、计算机绘图基础知识

掌握绘图软件的基本知识

11、常用绘图命令

学习计算机绘图常用命令

12、绘制电扶梯土建图

掌握计算机绘制电扶梯土建图

教学方法建议

1、本课程教学宜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感性认识和实际动手机会,充分利用机实物、三维图形及电扶梯井道现场教学等实践教学方法。通过项目训练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完成相关训练项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有关的技术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应用多媒体、投影、绘图软件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提高效率、增强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要重视介绍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发展趋势,贴近生产实际。

教学条件

1、教学媒体:投影、实物、三维软件、电扶梯井道现场教学、计算机

2、教学场景:多媒体教室、绘图室、电扶梯井道现场、计算机房

3、工具设备:绘图工具、计算机

4、教师配备:计算机、挂图、实物模型

考核评价要求

1、  成果形式:工程图(组合体、剖视图、电梯土建图等)

2、  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考核,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项目训练、现场教学、演示答辩等多种方式进行。

3、  考核标准  考勤(10%+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40%+ 工程图(20%

 

(表 1-2-2      电扶梯结构与控制技术课程描述表              课程代码:z20100033

课程名称

电扶梯结构与控制技术

学时数

72

教学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掌握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实际系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使用与维护电梯系统,以及电梯安装、调试的能力。

2、方法能力目标

进一步认识电梯行业中各种技术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在实际工程中培养创新素质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精神,养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3、社会能力目标

喜欢、热爱本职岗位,乐于参与各类生产实践活动。发展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

单元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

1 、电梯概述

1、了解电梯的定义

2、熟悉电梯的历史及发展

3、知道电梯的各种类型及分类方法

2、电梯机械装置

1、  熟悉电梯曳引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  熟悉电梯导向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3、  熟悉电梯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4、  熟悉电梯轿厢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5、  熟悉电梯重量平衡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6、  熟悉电梯安全保护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3、电梯电力拖动及其控制

1、 了解电梯电力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 了解传统交流双速电梯的拖动方式

3、 熟悉变频调速电梯的拖动方式

4、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

1、 熟悉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 掌握电梯中各种电气设备的结构、原理、作用和使用方法

3、 了解电梯的控制系统控制要求;理解基本的电梯控制模块线路图

教学方法建议

1、本课程教学宜采用理论与参观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根据图片和视频讲原理,现场参观以增强感性认识和实际动手机会。通过项目训练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完成相关训练项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有关的技术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2、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应用多媒体、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提高效率、增强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要重视介绍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发展趋势,贴近生产实际。

教学条件

1、教学媒体:多媒体课室

2、教学场景:部件实训场地

3、工具设备:各电梯部件及测量工具箱

4、教师配备:实训指导老师一名,理论课授课老师一名

考核评价要求

1、成果形式:认识电梯结构(电梯部件、原理、控制方式等),设计电梯模型

2、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考核,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项目训练、现场教学、演示答辩等多种方式进行。

3、考核标准  考勤(20%+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50%

(表 1-2-3    PLC/变频器/触摸屏综合应用技术课程描述        课程代码:z20100036

课程名称

PLC/变频器/触摸屏综合应用技术

学时数

108

教学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强化对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及触摸屏的应用技术的理解,通过人机界面和可编程程序设计,实现变频器及其它电器的控制。通过工程实例,培养学生对自动化技术与实践工艺相结合的能力。

2、方法能力目标

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具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能力和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知识与技术从事程度较复杂的技术工作能力;具有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3、社会能力目标

   通过部分综合实训项目的分组实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沟通与交流能力;具有计划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

单元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

可编程控制器模块

基本指令应用、步进指令应用、功能指令应用

变频器模块

变频器数字操作器基本控制、变频器外部端子控制,

变频器与PLC的通讯等

触摸屏模块

运料小车控制系统、交通灯控制系统,

触摸屏与PLC、变频器通讯等

综合应用

供料环节控制系统、机械手控制系统、物料分拣控制系统等

教学方法建议

1、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所有课程全在配置有多媒体设备及专业实训设备的一体化教室进行。边讲解变实训。采用多媒体教学,把教学难点体现直观,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2、启发式教学,教师充分利用启发和引导的作用,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3、采用情境教学(任务驱动),从生产第一线中收集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或项目,作为学生在某一学习阶段中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学会学习与分析, 学会与人合作,学会总结、 归纳和举一反三,并最终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教学条件

1、教学媒体:多媒体

2、教学场景:一体化教室

3、工具设备:计算机、PLC、变频器、触摸屏及电动机、机械手等控制对象

4、教师配备:具有机电行业或相关行业背景

考核评价要求

1、  成果形式:学生是实训设备上的实训控制效果,实训报告,论文等。

2、  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考核,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仿真训练、实物操作、综合训练、演示答辩等多种方式进行。

3、  考核标准:1)出勤(10%);2)课堂测试+平时作业(40%);3)期末考核(50%);

 

(表 1-2-4        电梯安装与调试基础课程描述              课程代码:z20100037

课程名称

电梯安装与调试基础

学时数

72

教学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达到《电梯安装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里面的中级技能要求

2、方法能力目标

通过理论课的学习,最后能根据电梯安装手册进行电梯安装和调试

3、社会能力目标

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

单元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

1、施工前的准备

安全会议,工作分配,班前会议,脚手架及样板架工作

2电梯的机械安装

部件搬运,底坑、井道和机房安装

3电梯的电气安装

井道信息,机房控制柜安装

4电梯的调整运行

平衡系数,开关门调试,电梯自学习

5电梯的故障排除

厅门调整,缓冲器和极限开关安装调整,故障排除

教学方法建议

1、本课程教学宜采用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根据图片和视频讲原理,现场实践以增强感性认识和实际动手机会。通过项目训练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完成相关训练项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有关的技术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2、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应用多媒体、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提高效率、增强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重在电梯施工前准备、机械部分安装、电气部分安装、电梯调试、故障排除等领域等教学

教学条件

1、教学媒体:多媒体课室

2、教学场景:理论教学与电梯现场实训

3、工具设备:笔记本电脑、安全帽等劳保用品、电梯实训部件

4、教师配备:一位理论课老师,现场工地一名指导老师

考核评价要求

1、成果形式:学会电梯整梯安装、调试、检测和现场质量、安全管理的理论知识。

2、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考核,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模拟现场活动、实物操作、综合训练、演示答辩等多种方式进行。

3、考核标准:按照《电梯安装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中级技能要求进行考核

              

(表 1-2-5        电扶梯标准及检测课程描述                课程代码: z20100038

课程名称

电扶梯标准及检测

学时数

54

教学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1)熟悉电梯国家安装与制造标准;

2)熟悉扶梯国家安装与制造标准;

3)熟悉电扶梯现场安装检测标准。

2、方法能力目标

1)具有查阅电梯相关手册的能力;

2)具有查阅扶梯相关手册的能力;

3)掌握电梯专业常用的检测器具使用方法。

3、社会能力目标

1)通过参与项目学习活动,培养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

2)培养职业道德精神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3)在培训过程中,培养团队精神,共同完成任务。养成善于思考、勇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教学内容

单元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

1、电梯井道

了解电梯井道的布置和安装要求

2、电梯机房

掌握电梯机房的布置和安装要求

3、电梯层门

门的安装要求、检测项目

4、轿厢与对重

轿厢与对重的相关要求

5、悬挂、补偿和超速保护装置

悬挂、补偿和超速保护装置

6、导轨、缓冲器和极限开关

导轨安装精度、缓冲器的选用、极限开关的位置

7、电梯检测实训

检测电梯部件及井道各部分的安装精度

8、扶梯井道

扶梯井道的布置和安装要求

9、扶梯机房

掌握扶梯机房的布置和安装要求

10、扶梯检测实训

检测扶梯部件及井道各部分的安装精度

教学方法建议

1、本课程教学宜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感性认识和实际动手机会,充分利用电扶梯井道现场教学等实践教学方法。通过项目训练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完成相关训练项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有关的技术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应用多媒体、投影、视频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提高效率、增强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介绍电梯行业的实例、最新的前沿知识。

教学条件

1、教学媒体:投影、实物、电扶梯井道现场教学、计算机

2、教学场景:多媒体教室、电扶梯井道现场

3、工具设备:计算机

4、教师配备:有电扶梯专业工作经验的教师

考核评价要求

1、成果形式:论述报告

2、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考核,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项目训练、现场教学、演示答辩等多种方式进行。

3、考核标准: 考勤(10%+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40%+ 论述报告(20%

 

(表 1-2-6        电梯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描述                 课程代码:z20100013

课程名称

电梯工程项目管理

学时数

45

教学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项目组织和管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项目计划与风险预测能力

3)培养学生的项目统筹、控制能力

4)培养学生的项目安全保障能力、财务管理能力

5)培养学生的专业电梯技能(安装、调试、检测)

2、方法能力目标

1)资料收集与整理能力独立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制订、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

3)简单的绘图与识图能力

4)工艺文件理解能力

3、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单元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

1进场前的项目准备

进场前人员布置,土建勘测,甲方会面,工程费用预算和施工进度等准备

2进场后的项目施工准备

土建确认,发货吊装协调,搬运货物,人员分配及制作样板架

3电梯机械部件安装过程管理

质量过程管理,安全过程管理,文件填制

4电梯电气安装与过程管理

供电协调,工程例会,调试质检

5电梯调试与检验

成品保护,公司内检,政府验收

6电梯安装项目移交关闭

移交维保,资料客户移交,回收工程款,总结报告

教学方法建议

一、建议按照企业实际项目的管理过程展开教学:

1进场前的项目准备

2进场后的项目施工准备

3电梯机械部件安装过程管理

4电梯电气安装与过程管理

5电梯调试与检验

6电梯安装项目移交关闭

二、现场进行场景模拟训练,制作项目管理文件

三、利用实训周实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后做总结报告。

教学条件

1、教学媒体:可移动桌椅的多媒体课室

2、教学场景:以六人为一组,可进行现场情景模拟,同时制作项目管理文件

3、工具设备:纸、笔、笔记本电脑。

4、教师配备:

考核评价要求

1、成果形式:根据实际现场制作项目管理文件,能够协调安装过程安全、质量和工期等管理工作。

2、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考核,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项目管理现场模拟实践、现场教学、演示答辩等多种方式进行。

3、考核标准: 考勤(10%+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40%+ 论述报告(20%

 

(三)学习情境总体设计框架(见表 1-3-1  

1-3-1                     学习情境总表

学习情境

专业核心课程

学习情境1

学习情境2

学习情境3

学习情境4

学习情境5

学习情境6

电梯工程制图

平面图形的绘制

基本体三视图绘制

基本体的截切

组合体的表达

电扶梯土建结构解读

绘制电扶梯土建图

电扶梯结构与控制技术

电梯概述

电梯机械装置

电梯电力拖动及其控制

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

扶梯结构与控制

 

PLC/变频器/触摸屏综合应用技术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模块

变频器应用模块

触摸屏应用模块

综合应用1、交通灯控制

综合应用2:机械手控制

综合应用3:物料分拣控制

电梯安装与调试基础

施工前的准备

电梯的机械安装

电梯的电气安装

电梯的调整运行

电梯的故障排除

 

电扶梯标准及检测

电梯井道

电梯机房

电梯层门

电梯轿厢

扶梯井道

扶梯机房

电梯工程项目管理

进场前的项目准备

进场后的项目施工准备

电梯机械部件安装过程管理

电梯电气安装与过程管理

电梯调试与检验

电梯安装项目移交关闭

 

八、专业基本条件

(一)专业带头人的基本要求

1德才兼备,既要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又要具备优良的学术才能素质;

2)掌握高职教学理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具有比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3多能型人才素质,不仅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还应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

4专业学术造诣深厚,学术思想活跃,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实绩突出,所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并取得了创造性的、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

(二)专任教师、兼职教师的配置与要求(见表 1-4-1

1-4-1                    师资配置与要求

专业核心课程

能力结构要求

专任教师要求

兼职教师要求

电梯工程制图

教师除具有扎实的制图知识外,还应有电扶梯土建知识及实践技能,应具备较强的图样表达能力。

具有双师素质,除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熟练地掌握和应用计算机绘图软件及电梯构造、原理方面的知识。

中级以上职称,还应具备加工、装配和测量等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

电梯构造与控制技术

熟悉电梯构造,工作原理,控制系统等知识。

取得电梯特种作业操作证资格证书

取得电梯特种作业操作证资格证书

PLC/变频器/触摸屏综合应用技术

能熟练运用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触摸屏,有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能利用上述设备实现常见的工程案例控制系统。

具有双师素质,具有较深的理论水平,较强的开发、实践能力。

中级以上职称,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企业工作经验。具有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电梯安装与调试基础

熟悉电梯的安装及调试方法、技能,能熟练判断排除常见电梯故障。

取得电梯特种作业操作证资格证书

取得电梯特种作业操作证资格证书

电扶梯标准及检测

教师应具有较强的电扶梯专业理论知识。

具有双师素质,除了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熟悉电扶梯现场安装、检测的要求。

中级以上职称,熟悉电扶梯国家安装与制造标准、电扶梯现场安装检测标准。

电梯工程项目管理

熟悉电梯专业各项技能,熟悉电梯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实际工程典型案例、项目工作流程与管理模式。

双师资格,并取得电梯特种作业操作证资格证书

取得电梯特种作业操作证资格证书

 

(三)实践教学条件

1)校内实训基地

电梯工程技术校内教学基地是由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广州区域培训中心,该基地拥有四个钢结构电梯井道,能同时进行各种电梯的整梯安装、调试、检测及维保实训。另外,电梯专业教学用的主要实训室还有:单片机应用技术实训室、 PLC/触摸屏/变频器综合应用技术实训室、电梯控制技术实训室以及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室,承担了多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

2)校外实训基地

现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福建省福州市项目施工现场。该基地具有业内技术领先的特点,与校内实训基地的梯种同系列,在教学与实践上很好衔接,且该项目土建楼层低、额定载荷轻、安全系数高,非常适合学生顶岗实习,因此,项目现场已连续多年作为校外实习基地。

 

(四)教材及图书、数字化(网络)资料学习资源

电梯专业的课程引入了最新国家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对接岗位能力要求,是与国际接轨的专业课程体系。校企共建优质电梯工程项目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3门,校企合作开发多本教材,建成了省级精品开放课程和专业资源库。

九、教学培养计划“学时、学分”分配表

     

 

 

实践占总学时学时比例(%

公共基础平台

公共必修课程模块

536

27.5

8.2

公共选修课程模块

96

6

专业大类平台

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486

27

48.8

综合实践课程模块

633

27

专业核心课程模块

459

25.5

专业方向任选课程模块

126

7

     

2336

120

57

 

十、专业继续学习、深造的建议

电梯设备属于特种设备,虽然只是机电设备中的一种,但其所涉及的知识面却是极为广泛的,从设计、制造,到土建、运输,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都需要了解和掌握。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只有通过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掌握各方面的知识,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建议学生今后从下面这几方面着手,继续学习深造:

多了解建筑、土建方面的知识,例如土建受力分析、结构钢梁的制作等,便于在今后工作中,确保电梯安装质量;

学习管理知识,例如问题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分析方法、时间管理方法等,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专业水平;

进修深造机械设计知识,掌握设计方法,受力分析方法,为今后对电梯结构的改进、甚至设计专利打下坚实基础。

 

十一、教学进程一览表(见附件)

 

 

 

执笔人:吕晓梅                             审核人:李志弘

上一篇: 教学进程表 下一篇: 教学进程一览表
操作成功!此窗口3秒钟后自动关闭!
立即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