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基础精品资源共享课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您当前位置: 课程概况> 申报与验收> 申报书

申报书

发布时间:2020-03-25 11:56 浏览次数:543    
字体大小 默认
  • 默认
  • 13pt
  • 14pt
  • 15pt
  • 16pt
  • 17pt
  • 18pt
  • 19pt
  • 20pt
  • 21pt
  • 22pt
  • 23pt
  • 24pt
  • 25pt
字体颜色

默认

  • 默认
背景颜色

默认

  • 默认


附件2:


2016年度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书




申   报          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设计基础         

      □公共基础课 专业核心课□其他

所属专业类名称      建筑设计         

            唐思风           

                 2016425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二〇一六年四月



  1. 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2.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3. 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不可作为申报内容填写。

  4. 课程团队的每个成员都须在“2.课程团队”表格中签字。

1.课程负责人情况

基本情况

课程负责人

唐思风

性 别

出生年月

1976.12

最终学历

博士研究生

专业技术职务

工程师

最高学位

工程博士

职业资格证书

国家注册规划师

所在部门

建筑工程学院

通信地址(邮编)

广州市天河区凤凰街道渔兴路18号(510520

教学与技术专长

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规划设计

工  作 简 历  

(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


1200492007年: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泰工程环境公司(任设计一部副部长)

220097月~20109月 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景观所(设计师)

320101月~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教  学   情   况

课程负责人近三年承担本课程情况;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教学工作(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项);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成果)(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一、承担的主要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

学生人数

《建筑设计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

4

4

256

《居住区规划设计》

专业核心课程

4

3

390

《毕业设计》

综合实践课程

4

5

90

《顶岗实习》

综合实践课程

18

5

90

《场地设计》

专业方向课程

4

4

385

教    学    情    况

二、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20122013年负责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申报与建设。2012年为广东省重点培育专业建设项目。2015年通过中期检查。

220132014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专项资金申报。2014年获财政支持150

3、参与《中职、高职和本科一体化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研究与实践》申报,已立项

4、参与《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项目》,《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子项目负责人

52014年参与《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信息平台研究与实践—以土建类专业为例》,获得立项

三、获奖

120104月指导学生在 “首届全国高等院校斯维尔杯BIM软件建模大赛”总决赛中获得佳绩

2201192010-2011年度 优秀教师

320129月   2011-2012学年度 优秀教师

420145月指导学生参加 “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广东选拔赛园林景观设计项目,获得三等奖,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520147月指导学生参加2014年广东省“和谐杯”手绘设计技能大赛,获得“优秀指导教师”

技    术    服    务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与服务(培训)项目及效果(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专业技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旧厂房建筑再利用-“德芙楼”改造,建筑知识,2015.1 第一

2、城市规划引导下的城市空间结构探讨——以东莞为例 城市研究 2015.2 第一

3、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清远新校区概念性规划研究 2016年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课程团队

课程团队结构(含兼职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专业技术职务

职业资格

证书

专业

领域

在教学中承担的

工作

兼职教师在行业企业中所任职务

签字

唐思风

1976.12

工程师

注册城市规划师

建筑学,园林景观

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

主编指导书



马宁

1974.09

讲师、工程师

建筑经济师

建筑学

主讲教师

参编课程指导书



李东锋

1978.05

副教授

全国注册规划师

建筑学、城市规划

主讲教师

参编课程指导书



张芬

1987.02

助理研究员


园林规划设计

实训教师



郑加文

1977.04

讲师


建筑学

主讲教师

参编课程指导书



王茂生

1977.05

工程师

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

园林规划设计

主讲教师

参编课程指导书



戴斌成

1988.01

助教




建筑学

实训教师



课程

团队

整体

素质

及青

年教

师培

课程团队的“双师”结构、专兼职教师比例、知识结构、专业技术职务及职业资格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优秀教育技术骨干配置、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一、教学队伍的“双师”结构

教学队伍中有双师型教师6人,占全部教师团队的85.7%;全部为专任教师人,是一支兼具教师系列和工程系列职称的教学团队,师资配置可充分适应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培养目标之需求,顺应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二、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

 教学队伍中有博士及在读博士研究生3人,占全部教师团队的42.9%;硕士3人,占全部教师团队的;大学本科学历1人,占全部教师团队的14.3%。高学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使教学始终处于国内高职院校同类课程中的领先位置。


三、教学队学缘结构:

教学队伍中有建筑学专业4人,城市规划2人,园林景观专业1人。7名教师分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多所院校, 所学专业涵盖建筑设计、园林景观、建筑三维制作、城市规划等建筑设计行业相关专业领域。7名教师专业互补、专业结构组成合理,可以形成专业交叉。教学团队的知识结构合理,层次较高,学缘结构配置优良。

四、教学队伍的年龄结构:

教学团队中3040岁教师5人,2030岁教师2人。其中对该课程的教学年限最长的已达到10年,可以形成递进的梯队。

五、教学队伍的职称结构:

教学团队具备具备高级职称教师1人,占全部教师团队的14.3%;中级职称教师5人,占全部教师团队的71.4%;具备初级职称教师1人,占全部教师团队的14.3%。团队的组成属于合理的梭形结构,师资配制优良。

  1. 优秀教育技术骨干配置

教学团队具备技术骨干6人,长期从事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教学,在教学一线,课程团队技术力量雄厚。

  1.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5年来,共培养4名主讲教师,是本课程的近年来培养的青年教师。

1)通过参加学习、学术交流、研讨会等形式对唐思风、马宁,李东锋、郑加文等4名主讲教师进行了培养,提高其科研和实践教学能力,以及把握课程发展和改革方向的能力。唐思风老师从事了建筑设计技术实践教学课题研究,并参与了《就业力视角下的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研究》、《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等课题研究。与20128月付澳洲进行学术交流,探索高职教育研究;20141月到韩国进行教育培训。

2)马宁老师从事建筑设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并参与了《就业力视角下的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研究》、《土建类专业以“BIM模型”促进专业职业技能培养研究与实践》等课题研究。并与20101月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行学术交流,探索建筑行业高职教育研究。马宁老师近3年内利用寒、暑假时间下企业学习实践,20123月至9月在企业挂职锻炼。

3)李东锋老师近3年内利用寒、暑假时间下企业学习实践,20127-12月到阳西现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践,强化实践能力,增强实际工作能力。

此外,付志惠老师老师20092-6月到省建科院建材所建材检测室锻炼(调研、实践)。20127-8月,李东锋和戴斌成老师参加了高职院校骨干教师“新理论 新技能”国家级培训班,深入了解港台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以及课程设计、开发的方法,20134月到6月,工程制图与cad+天正课程负责人戴斌成老师等到广州盛冠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进行BIM(建筑信息模型)培训,进行专业职业技能培养研究与实践。201311-12月,付志惠老师和唐思风老师高职院校骨干教师“BIM技术应用”国家级培训班,以适应不断引发行业重视的BIM技术。

通过下企业实践、参加学习考察,专业群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课程建设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

改革

与研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一、教学改革研究

随着在继承教学思想和传统经验的基础上,注意吸收和适应建筑设计教学新的发展方向,以教学研究带动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又有了相当大的改进和发展。新的课程体系完善了以年系统的“建筑设计基础”训练,由该课程扩大教学空间,形成由“理论教学、形态设计训练、和建筑表现”三个部分有机组成的“建筑设计基础”训练系统,突出以教学中的问题点来串联教学计划,完成学生由启蒙到设计入门——一个初步而完整的学习的循环。并且这个教学思想的三个部分有机组合的概念向后继专业课程延伸,适应了学院建筑学教学各门课程的整体改革总纲和子纲体系的要求,促进和最终完成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训练多年来不断研究完善的“两个阶段循环前进”的整体的教学计划和大纲的思想。

近五年来在课程组全体教师的团结协作下,进一步抓紧了实训指导书建设,完成了近10个与教学相关的任务指导书;在资源建设的同时,依靠学校、学院的支持,集中建设了包括模型、多媒体、等多样教学手段和内容的教学实验基地和实验室,具备了教好的实训条件,使学生得到真正可操作的造型实验训练环境。

近五年来深入务实的教学建设的成果,最终保证了该课程在适应了住哪也人才培养的需要与发展。

二、配合工学结合,积极完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充分发挥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优势,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情况如下:

校内实训基地

1.模型制作与展示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

2.土木工程设计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

3.建筑材料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

4.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

5.广东数字研究院空间多维仿真中心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作站(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

序号

基地名称

依托单位

建立日期
(年月)

面向专业

实习实训项目

总数(个)

主要项目

7

建设设计实训基地

广州市海珠建筑设计院

201205

建筑设计技术(560101

3

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设计业务咨询

8

建设设计实训基地

广州道格玛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201206

建筑设计技术(560101

3

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设计业务咨询

9

建设设计实训基地

广东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206

建筑设计技术(560101

3

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设计业务咨询

10

室内装饰设计实训基地

广州铂铬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201205

环境艺术设计(560105

2

室内设计、室内设计业务咨询

11

景观园林实训基地

广东维生温室科技公司

201212

建筑设计技术(景观园林设计)(560101

3

植物识别、园艺设计、景观设计







3.课程建设

详细介绍课程的性质与作用,设计的理念与思路,对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定位与作用,持续建设和更新情况,以及转型升级为资源共享课情况:

  1. 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建筑设计专业的启蒙教育课及专业技术基础课,其讲授的内容和进行的各方面基本功训练直接为今后的设计课学习提供预备知识和预备技能,是一门认识建筑、体验建筑尺度与空间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扩展知识面,初步建立起理解建筑设计方法和设计思维模式。为学生在今后的设计实践中合理的、有创造性的利用建筑技术条件设计建筑。

  1. 课程设计思路

该课程总计112学时,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建筑知识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建筑方案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 教学方式则以练习为主,讲课为辅,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传授表达技能。

在课程的目标定位上,以满足后续课程对《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应用知识的基本要求为原则,既要考虑现阶段本科生的现实基础,又要考虑新时期本科人才规格的发展要求。在课程的内容标准上,《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分为应用理论和应用技能两大部分,既要突出具体表现手法的操作指导,又要阐述建筑设计理论的基本概念。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学生随建筑设计基础的应用而逐步实现自我发展的设计能力素养的养成,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贯彻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1. 对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定位与作用

本专业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造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掌握建筑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具备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适应建筑工程设计、建筑前期及建筑咨询活动需要,可从事一般民用建筑辅助设计、施工图设计与绘制、效果图制作、室内设计、建筑策划和技术管理等领域的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职业岗位群与职业发展如下表

就业领域

主要业务工作

初始岗位

发展岗位

预计年限

建筑施工图设计

方案扩初

施工图设计

绘图员

工程师


8

建筑师助手

建筑景观方案设计

方案绘图表现

效果图表现

绘图员

助理设计师

建筑师

景观师

项目负责人

10

建筑技术管理

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程调研

施工员

业务员

工程师

工程项目负责

8

以设计师助手为例的职业岗位与学习领域课程构建如下表所示

职业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行动领域

学习领域

设计师助手

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方案构思与设计

建筑信息模型建立及分析应用

建筑方案表达表现

参与现场踏勘,调研、建筑现场测绘、资料收集、

信息整理、调研报告

建筑设计基础

场地设计

建筑方案构思、工作模型制图

建筑设计

建筑表现技法

建筑工程制图

建筑设计基础

建筑方案设计与绘制

建筑设计基础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软件(CAD+天正)

建筑工程制图

建筑表现与文本制作

文建筑景观设计业务基础指导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revit+SketchUp)

本设计与表现(含Photoshop



  1. 课程能力标准要求

  1. 知识要求

初步建立建筑专业概念、理论和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形态构成在建筑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程序和基本的专业设计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初步的专业设计与表达能力;加强基于建筑设计的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规范的建筑设计表达:徒手及工具的铅笔与墨线技法,工作模型的制作,口头及文字表达与交流。

  1. 专业能力要求

建筑设计初步调研、分析、设计及表达能力。

  1. 专业前期调研与测绘的操作能力。

  2. 专业前期调研成果分析与表达能力。

  3. 建筑方案设计常用工具的使用能力。

  4. 初步的空间造型分析、评价、设计能力。

  5. 专业模型制作能力。

  6. 初步的专业方案设计能力。

  7. 专业方案设计图示的识图、分析及表达能力。

  8. 建筑方案设计的专业计算与评价能力。

  9. 建筑方案设计的专业文字表达能力。

  10. 建筑专业徒手图示表达能力。


  1. 技术能力要求

建立基本的建筑设计思维和正确的建筑观,具有专业的初步认识、分析和鉴赏能力;训练初步的空间造型设计创新和评价能力;训练初步的专业设计与表达能力。

1、资料收集整理能力。

  1. 制定、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

  2. 自我检查、判断与评价能力。

  3. 总结和汇报能力。

  1. 素质要求

  1. 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4. 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

  5. 社会责任心和质量意识。

  6. 自我更新与适应性发展的能力。

五、持续建设和更新情况,以及转型升级为资源共享课情况:







4.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与使用等:

、建筑设计基础三部分内容体系

1、以设计原理的理论教学贯穿始终

结合课程设计训练的讲课,系统讲解相关设计原理:包括形态构成的概念,建筑形式的基本要点(点、线、面的变化)、形式与空间,空间的组合关系,流线与空间序列,空间构成规律。教学中强调对适用、经济、技术、美观诸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组织的理解;强调将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贯穿到学生各个课程设计训练中去;并随着课程设计对象综合性的不断加强,而不断加深学生对设计原理的深入理解;,在加深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的过程中,结合专业知识的传授,突出教书育人的作用。

2、以设计的过程与方法训练作为教学主干

了解建筑设计的步骤与基本方法,是设计基础教学的重点。通过涵盖空间、色彩等形态设计训练作业,模型偏重操作训练的作业,以及建筑方案设计训练的作业,强调展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造能力,艺术追求和思维灵感。帮助学生把富有灵感的想象集中于对建筑本体的认识。

3、以建筑表达手段的训练作为教学支撑

训练学生,通过对平面与立体空间构成的表达、概念设计模型和构成模型的制作、各种材料的建构,钢笔、淡彩、水粉等建筑表现画的练习,以及建筑抄测绘制等方面的操作。培养学生掌握对中小型建筑设计对象的表达能力,直接支撑和帮助学生在基础训练中对设计对象的在头脑中的图象思考,和对设计对象的形象的表达。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计划的组织,根据学院的建筑学教学总纲与子纲的规定,建筑设计原理讲授(设计概论)、设计与形态设计基本能力的训练(设计基础),以及设计表达(建筑表达),这三大部分内容相辅相成,平行进行,统一组织在一年级二个学期中

二、课程的重点难点

1、课程的重点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重点主要体现在理论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教学三方面。依靠设计理论教学(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原理)为基础;运用模块结构形式的设计过程、方法训练、多种建筑表达方式训练作为教学主干;以实践教学作为教学支撑;课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建立全面的建筑设计观,培养与此相一致的综合设计能力、研究能力和创造性。

2、课程的难点

而课程教学的难点也恰恰在此。由于建筑学学科的专业特点,专业知识的传授,全面的建筑设计观的建立,更强调突出教书育人的作用。但是这种设计观的培养建立,却又必须要在因素多变的设计训练中进行,才能深入有效。使得综合能力的培养成为了《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主干,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成为了关键。

3、解决办法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描述中强调的教学内容、课程组织和知识模块结构的特点正是多年来针对课程教学的这一难点,而研究积累起来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三大部分内容相辅相成,平行进行,统一组织在一、二年级,四个学期的统一课程中,这样的教学计划和组织方式有利于理论理解和形象设计结合,促进脑与手同时相联,逐步支撑起学生全面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

三、课程分配:本课程108学时,其中实践课时数90课时。

能力单元与学时分配

序号

能力单元名称

讲授  (学时)

实作  (学时)

专家讲座(学时)

参观  (学时)

讨论  (学时)

其他  (学时)

1

初看建筑

2

2

1

1

1

1

2

设计基本功

2

8



2


3

解读建筑

2

2

1

1

1

1

4

设计艺术

6

18


4

2


5

建筑测绘

2

8



2


6

建筑模型设计制作

2

8



2


7

微型建筑设计

2

20



4


每个能力单元都配以若干个任务书实施:


  1. 教学任务描述

能力单元:

初看建筑、解读建筑

教学目的描述


调研与测绘的操作能力;调研成果分析与表达能力;专业设计常用工具的使用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中西方建筑发展的总体背景知识以及建筑与人居环境的基础知识。了解建筑属性

难点 分析建筑基本构成要素;思考中西方古典建筑于当代建筑的借鉴与引申。


教学时数


8+8

建议教学方法与手段

1、演示建筑案例及图例,提出课题任务 。 (评述: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让学生自行发散思维,对建筑所含 意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课题任务。以突出学习者的主动和兴趣。 ) 2、“设计师需求为动力”的教学方法,从设计师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自发的探 索。 3、“讲、学、练”相结合:对于复杂的细节思考和想象,大量采用演示、讲 解加练习的方式。使学生在连续性的思考和实践中熟练掌握相关知识。


任务1-1

认识建筑/人、建筑与环境的认知

相关知识点

建筑属性;建筑设计要素;建筑师职责;初识中国建筑;初识西方建筑

相关实作技能

初步接触建筑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观察、分析和发现建筑问题的方法;初步了解如何从专业的角度描述建筑(文字或图示)。

相关实验

调研与测绘的操作能力;调研成果分析与表达能力。

教师注意事项

学生初次接触专业,任务需要简洁

学习资源

书本、相关

任务1-2考作业


体验建筑/人、建筑与空间尺度的认知

相关知识点

人体工程学;建筑空间及其尺度

相关实作技能

初步建立建筑空间与人体尺度的关系;初步认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立环境的生态理念;通过感知空间与测绘建筑,学会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建筑空间(工具图示表达)。

相关实验

调研与测绘的操作能力;调研成果分析与表达能力;专业设计常用工具的使用能力

教师注意事项

学生初次接触专业,任务需要简洁

学习资源

书本、相关参考作业

任务1-3

解读建筑/建筑名作赏析

相关知识点

知识点:建筑名作赏析;模型制作;建筑设计成果专业表达。


相关实作技能

对各种建筑风格有初步的了解;初步认识建筑的功能与形式的关系;通过模型的制作和分析,初步认识建筑空间,初步认识建筑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深化对建筑各构成要素的认识;掌握建筑模型的制作方法;初步掌握图面构成与排版技巧。


相关实验

建筑空间形态分析、评价、设计能力;专业方案设计图示的识图、分析及表达能力;建筑方案设计的专业文字表达能力;专业模型制作能力。


教师注意事项

学生初次接触专业,任务需要简洁

学习资源

书本、相关参考作业


能力单元:

教学目的描述基本功



建筑专业徒手图示表达能力。练习学生手绘能力,初步接触平面构图的表达,锻炼学生耐性,贯穿整个课程的学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徒手绘图和工具绘图

难点:根据任务进行设计创作

教学时数


12

建议教学方法与手段

1、演示案例及图例,提出课题任务 。 (评述: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让学生自行发散思维,对建筑所含 意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课题任务。以突出学习者的主动和兴趣。 ) 2、“设计师需求为动力”的教学方法,从设计师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自发的探 索。 3、“讲、学、练”相结合:对于复杂的细节思考和想象,大量采用演示、讲 解加练习的方式。使学生在连续性的思考和实践中熟练掌握相关知识。


任务1-1

工程字练习,设计手抄报

相关知识点

工程字的意义与写作要点

相关实作技能

工程仿宋字写作,应用字体和线条进行平面设计。

相关实验

字体练习与设计

教师注意事项

随时解答学生疑问

学习资源

书本、相关参考作业

任务1-2

工具线条图

相关知识点

了解不同类型线条代表的意义,,

相关实作技能

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

相关实验

调研分析与表达能力;专业设计常用工具的使用能力

教师注意事项

随时解答学生疑问

学习资源

书本、相关参考作业

任务1-3

钢笔徒手线条练习

相关知识点

熟练掌握钢笔线条的技法要领,能够运用不同的条表现不同材质。


相关实作技能

掌握钢笔徒手画同画法。


相关实验

线条练习与设计

教师注意事项

随时解答学生疑问

学习资源

书本、相关参考作业


能力单元:

艺术设计基础

教学目的描述

初步的空间造型分析、评价、设计能力;专业模型制作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初步的平面和色彩形态分析、评价、设计能力。

初步的空间形态分析、评价、设计能力;专业模型制作能力。

教学时数


30

建议教学方法与手段

1、演示案例及图例,提出课题任务 。 (评述: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让学生自行发散思维,对建筑所含 意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课题任务。以突出学习者的主动和兴趣。 ) 2、“设计师需求为动力”的教学方法,从设计师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自发的探 索。 3、“讲、学、练”相结合:对于复杂的细节思考和想象,大量采用演示、讲 解加练习的方式。使学生在连续性的思考和实践中熟练掌握相关知识。



任务1-1

形态构成⑴/平面构成

相关知识点

平面构成,初步的平面形态分析、评价、设计能力。


相关实作技能

训练按照形式美的原则进行平面单元的组合设计,培养对平面图形的鉴赏能力;从抽象的平面形态入手,培养对形的敏感性、归纳性和创造性,培养对材质肌理的认识与运用,为建筑设计做准备。

相关实验

初步的平面形态分析、评价、设计能力。,徒手及工具平面设计和表达

教师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创造性思考

学习资源

图书和图片、以往学生作业

任务1-2

形态构成⑴/色彩构成

相关知识点

色彩构成,初步的色彩形态分析、评价、设计能力。


相关实作技能

训练按照形式美的原则进行色彩单元的组合设计,培养对色彩的鉴赏能力;从抽象的平面形态入手,培养对形的敏感性、归纳性和创造性,培养对材质肌理的认识与运用,为建筑设计做准备。

相关实验

初步的色彩形态分析、评价、设计能力。,徒手及工具平面设计和表达

教师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创造性思考

学习资源

图书和图片、以往学生作业

任务1-3

形态构成⑴/立体构成

相关知识点

立体构成;建筑形态构成,模型制作。

相关实作技能

完成二维向三维空间转换训练,建立空间形态概念。研究立体空间的形态美,按照形式美的法则进行训练,锻炼对造型的感受力、直观判断力;认识并掌握空间限定的基本手法在建筑造型中

相关实验运

,认识局部空间与整体空间、


局部空间与局部空间之间存在的多种关系,提高艺术修养。

教师注意事项

建筑形态构成,模型制作。立体空间模型设计与制作。

学习资源

图书和图片、以往学生作业


能力单元:

建筑测绘

教学目的描述

建立尺度概念,了解建筑中人体活动对建筑、家具尺寸及布置、室内 净高等的尺寸要求。

通过对小型建筑测绘以及学校建筑小品的测绘成三维概念到二维概念的转换。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认识到建筑应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与基地相适应。建筑应与自然件 件融为一体,从基地环境条件出发创造出有个性特色的建筑形象与空间。

了解建筑结构,尤其是建筑承重结构的上下对应关系和建筑材料的 系。



教学时数


12

建议教学方法与手段

1、演示案例及图例,提出课题任务 。 (评述: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让学生自行发散思维,对建筑所含 意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课题任务。以突出学习者的主动和兴趣。 ) 2、“设计师需求为动力”的教学方法,从设计师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自发的探 索。 3、“讲、学、练”相结合:对于复杂的细节思考和想象,大量采用演示、讲 解加练习的方式。使学生在连续性的思考和实践中熟练掌握相关知识。



任务1-1

教室测绘

相关知识点

测绘知识。测绘的方法与步骤

相关实作技能

初步理解三维建筑的二维平面表达方式,并再从二维平面表达方式转化为三维的模型表达方式。

相关实验

测绘步骤与方法

教师注意事项

指导学生现场采集分析数据。成图制作

学习资源

图书和图片、以往学生作业

任务1-2

景观亭测绘

相关知识点

测绘知识。测绘的方法与步骤

相关实作技能

初步理解三维建筑的二维平面表达方式,并再从二维平面表达方式转化为三维的模型表达方式。

相关实验

测绘步骤与方法

教师注意事项

指导学生现场采集分析数据。成图制作

学习资源

图书和图片、以往学生作业

任务1-3


相关知识点


相关实作技能


相关实验


教师注意事项


学习资源



能力单元:

建筑模型设计制作

教学目的描述

通过感受经典作品,理解著名设计师的设计风格,以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设计潮流,从而提高设计素养。通过对著名建筑大师作品的观察赏析和模型制作,初步建立并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包括对造型的感受能力和把握能力)、动手能力乃至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三度空间内用模型表现空间,了解建筑空间、体量、光影的基本知识。过学习和具体操作了解并掌握建筑空间构成的基本原则与具体造型手法。



教学时数


12

建议教学方法与手段

1、演示案例及图例,提出课题任务 。 (评述: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让学生自行发散思维,对建筑所含 意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课题任务。以突出学习者的主动和兴趣。 ) 2、“设计师需求为动力”的教学方法,从设计师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自发的探 索。 3、“讲、学、练”相结合:对于复杂的细节思考和想象,大量采用演示、讲 解加练习的方式。使学生在连续性的思考和实践中熟练掌握相关知识。

任务1-1

自选建筑进行模型制作

相关知识点

读懂建筑设计图,理解建筑师设计思想及设计意图;模型材料的选用及加工;计算模型缩放比例;制定模型制作工艺流程;制作模型。

相关实作技能

通过制作模型学会进行建筑体量和空间关系分析。

相关实验

收集相关背景资料及图片完成,确定模型制作比例、步骤、材料等,完成模型制作分析报告.

教师注意事项

制作著名建筑大师别墅或住宅模型,大师范围及作品内容可由指导教师指定,以小型建筑为宜,

比例自定(150左右)要求模型特点鲜明,能够反映外部造型,或内部空间(可以酌情切开便于观察内部),或结构构造方面的特点。

学习资源

图书和图片、以往学生作业

任务1-2


相关知识点


相关实作技能


相关实验


教师注意事项


学习资源


任务1-3


相关知识点


相关实作技能


相关实验


教师注意事项


学习资源



能力单元:

微型建筑设计

教学目的描述

综合运用所学建筑设计知识与建筑表达技法进行设计;系统了解建筑设计的一般过程,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对如何协调建筑形式、建筑功能与环境条件等之间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了解建筑表现的基本内容及其适用范围,能针对不同设计阶段选用恰当的表现手段。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初步的专业方案设计能力;专业方案设计图示的识图、分析及表达能力;建筑方案设计的专业计算与评价能力;建筑方案设计的专业文字表达能力;

教学时数


26

建议教学方法与手段

1、演示案例及图例,提出课题任务 。 (评述: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让学生自行发散思维,对建筑所含 意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课题任务。以突出学习者的主动和兴趣。 ) 2、“设计师需求为动力”的教学方法,从设计师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自发的探 索。 3、“讲、学、练”相结合:对于复杂的细节思考和想象,大量采用演示、讲 解加练习的方式。使学生在连续性的思考和实践中熟练掌握相关知识。



任务1-1

微型建筑:书报亭设计

相关知识点

建筑场地设计;建筑方案设计入门;建筑设计成果专业表达。

相关实作技能

初步的专业方案设计能力;专业方案设计图示的识图、分析及表达能力;建筑方案设计的专业计算与评价能力;建筑方案设计的专业文字表达能力;

相关实验

方案设计制作排版

教师注意事项

指导学生调研收集资料。分析设计制作

学习资源

图书和图片、以往学生作业

任务1-2

微型建筑:景观亭设计

相关知识点

建筑场地设计;建筑方案设计入门;建筑设计成果专业表达。

相关实作技能

初步的专业方案设计能力;专业方案设计图示的识图、分析及表达能力;建筑方案设计的专业计算与评价能力;建筑方案设计的专业文字表达能力;

相关实验

方案设计制作排版

教师注意事项

指导学生调研收集资料。分析设计制作

学习资源

图书和图片、以往学生作业

任务1-3

微型建筑:小卖部设计

相关知识点

建筑场地设计;建筑方案设计入门;建筑设计成果专业表达。

相关实作技能

初步的专业方案设计能力;专业方案设计图示的识图、分析及表达能力;建筑方案设计的专业计算与评价能力;建筑方案设计的专业文字表达能力;

相关实验

方案设计制作排版

教师注意事项

指导学生调研收集资料。分析设计制作

学习资源

图书和图片、以往学生作业

  1. 能力测试的方法与手段

    序号

    能力单元名称

    测试的方法与手段

    鉴定要求

    采用方法

    鉴定人

    鉴定地点

    1

    初看建筑


    参与全阶段学习80%以上,按任务书要求完成任务.素质考核(20%+过程 表 现(40%+绘图 成 果(40%

    教师评价+学生互评

    任课教师+课程负责人

    学校

    2

    设计基本功


    参与全阶段学习80%以上,按任务书要求完成任务.素质考核(20%+过程 表 现(30%+绘图 成 果(50%

    教师评价+学生互评

    任课教师+课程负责人

    学校

    3

    解读建筑



    参与全阶段学习80%以上,按任务书要求完成任务.素质考核(20%+过程 表 现(40%+绘图 成 果(40%

    教师评价+学生互评

    任课教师+课程负责人

    学校

    4

    设计艺术



    参与全阶段学习80%以上,按任务书要求完成任务.素质考核(20%+过程 表 现(30%+绘图 成 果(50%

    教师评价+学生互评

    任课教师+课程负责人

    学校

    5

    建筑测绘


    参与全阶段学习80%以上,按任务书要求完成任务.素质考核(20%+过程 表 现(50%+绘图 成 果(30%

    教师评价+学生互评

    任课教师+课程负责人

    学校

    6

    建筑模型设计制作

    参与全阶段学习80%以上,按任务书要求完成任务.素质考核(20%+过程 表 现(50%+模型 成 果(30%

    教师评价+学生互评

    任课教师+课程负责人

    学校

    7

    微型建筑设计

    参与全阶段学习80%以上,按任务书要求完成任务.素质考核(20%+过程 表 现(50%+绘图 成 果(30%

    教师评价+学生互评

    任课教师+课程负责人

    学校

  2. 实践教学条件

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情况如下:

校内实训基地

1.模型制作与展示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

2.土木工程设计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

3.建筑材料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

4.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

5.广东数字研究院空间多维仿真中心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作站(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

序号

基地名称

依托单位

建立日期
(年月)

面向专业

实习实训项目

总数(个)

主要项目

7

建设设计实训基地

广州市海珠建筑设计院

201205

建筑设计技术(560101

3

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设计业务咨询

8

建设设计实训基地

广州道格玛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201206

建筑设计技术(560101

3

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设计业务咨询

9

建设设计实训基地

广东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206

建筑设计技术(560101

3

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设计业务咨询

10

室内装饰设计实训基地

广州铂铬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201205

环境艺术设计(560105

2

室内设计、室内设计业务咨询

11

景观园林实训基地

广东维生温室科技公司

201212

建筑设计技术(景观园林设计)(560101

3

植物识别、园艺设计、景观设计

  1.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建设

1、调研考察。

建议派出相应教师考察国内著名建筑学高等学校在《建筑设计基础》这门课程上的发展现状。针对我校的非专业素质教育,推动《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的教学体系和实践体系进行成熟的改革和创新。

课程标准修改。课程标准已修订至第四版,第5轮课程标准的修订稿正在讨论建设中。在历次修订中,从宏观上进一步明确了《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对于设计专业的重要性和意义。在微观层面,一方面具体分析了各个阶段结合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进度,调整了授课内容和计划;另一方面,根据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的要求,将《建筑设计基础》的作业体系进行了全部的重新设计,并在逐渐完善过程中。

扩充性资料建设。一方面将建筑初步有关的授课理念和授课内容收集汇总,从中吸取对于课程改革有益的信息和资料。另一方面,给学生列出一个体系的课后阅读书目,书目体系中包含入门的构成方面的书籍;包含指导基本功方面的书籍;更重要的是将介绍什么是建筑、建筑的内涵是什么的书籍列入课后阅读书目。

任务书编写。改革的目标是使得新的教学体系,既确保扎实的设计表达基本技能,又加大了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力度,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开发学生创造潜能为核心,并注重培养创造性思维及动手实践能力,为后继的设计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改革目标的总体指导下,我们课程小组将作业的形式与目的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抄绘临摹作业作为起点,继而用既能融入学生的设计思维,又能锻炼手头基本功的实践教学体系代替单纯的抄绘临摹。

优秀作品收集。从2007年至2014年,各届学生留下了很多优秀作品,存档、拍照工作正在进行中。

本科学生作业整理归档。我们将作业的批改方式做了相应调整的改动。批改作业改变了以前简单打成绩、给分数的做法,而是现场或书面对作业上都要加以点评,优点、缺点分别详细罗列出来。成绩打完之后,将作业发回到学生手中,让学生们互评、自评作业。成绩点评工作之后,作业都要进行整理归档。教师及时对作业进行总结,作业总结的内容包括对任务书的总结、对上课时学生听课状态的总结、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的总结、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总结以及今后该次作业需要改进的地方和方法的总结。成绩清单内容包括每张作业的成绩以及试卷分析表,其中包括整个班级该次作业的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和不及格率,以及相应的建议。



5.课程资源

资源特色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推荐和指导学生使用学校、学院图书资料。建立网络教学环境。由学科组教师作为网站管理人员,“建筑设计基础网络课程网站”于20146月开设,受同学欢迎。网站目前继续存在。学院注重学术气氛的营造,举办进行学术讲座的活动,这,不仅极大丰富了学院学术交流的氛围,拓展了教师和学生学术的视野,为建筑学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每各类技能大赛、课程设计中综合性题目的设置以及分组合作的学习形式,激发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能力,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加强,教师也积累了大量可贵的教学组织与教学实施经验。

参考国外教材

1)《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德)托马斯-史密特,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三联书店

3)《库柏联盟:建筑师的教育》(美)艾文-钱尼建筑学院,圣文书局

4)《型和现代主义》贾倍思,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建筑学教程:设计原理》(荷)赫曼-赫茨伯格,天津大学出版社

6)《建筑学教程:空间与建筑师》(荷)赫曼-赫茨伯格,天津大学出版社

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

1、配合实验室、教学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学科组组织编写了《建筑设计基础实训指导书》

2、结合建筑设计基础课教学,指导一、二年级学生参加国内技能大赛,并获奖:

项目名称

奖励级别

奖励等次

时间

首届全国高等院校斯维尔杯BIM软件建模大赛总决赛

国家级

组织奖二等奖、全能三等奖 、建筑设计专项三等奖、优秀组织奖

20104

第一届图形技能及创新大赛建筑类

省级

团体二等奖、三等奖(3人),

20106

第三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

国家级

建筑类建模二等奖 (2人)

201010

第一届和谐杯手绘大赛

省级

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

20115

第七届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建筑设计类专业优秀毕业设计大赛

国家级

金奖

20129

2012年全国绿色建筑设计大赛

国家级

创意奖

201212

第三届和谐杯手绘大赛

省级

二等奖1名,三等奖3

20135

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广东选拔赛园林景观设计项目

省级

二等奖、三等奖

20144

基本资源清单

一)、教学Ppt

(二)、 网站:

1、设计在线:http://www.dolcn.com/

2ABBS建筑论坛:http://www.ABBS.COM.CN

3、自由建筑报道:http://www.far2000.com/

4、筑龙网:http://www.zhulong.com/

5Arch Gohttp://www.archgo.com/

(三)、图书:相关图书(专业、非专的)

1、《建筑十书》,维特鲁威著,高履泰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3月。

2、《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弗朗西斯·D·K·钦著,邹德侬  方千里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8月。

3、《城市意象》[]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华夏出版社,20015月。

4、《近百年西方建筑史》童寯著,收录于《童寯文集》第一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2月。

5、《清式营造则例》梁思成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10月。

6、《建筑百家言》杨永生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9

7、《建筑百家评论集》杨永生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8月。

8、《失去的建筑》罗哲文  杨永生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增订版),20027月。

9、《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刘心武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5

10、《手下留情·现代都是文化的忧患》冯骥才著,学林出版社,20011月。11、《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第一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6

12、《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弗朗西斯·D·K·钦著,邹德侬 方千里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8月。

13、《世界建筑大师名作图析》 []罗杰·H·克拉克、迈克尔·波斯 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4、《解析建筑》[]西蒙·昂温 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5、《世界20 世纪经典住宅设计——空间构成的比较分析》[]原口昭秀 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6、《外部空间设计》()芦原义信著 ; 尹培桐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7、《交往与空间》[丹麦] ·盖尔: 何人可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8、《快速建筑设计100例》:权亚玲、张倩、黎志涛著 江苏科技出版社
四、教学视频

1、中国古建筑

2、漫游世界建筑群



拓展资源清单及建设使用情况

1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利用现代教学设备,教师可以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借助辅助电脑软件制作三维模型和CAI课件。采用动画、声音、图像、录音、三维立体图形等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2.实践训练的改革 

本课程是与实际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实践应用性较强。传统教学模式下主要强调课堂教学,使学生的运用知识能力和对实际工程的处理能力受到一定的制约。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发展规律,可以灵活地采用任务、模块融合,着重于对学生进行知识应用和运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同步、协调、综合的发展。

3建设“教、学、做一体化学习工作站

把课堂、实训基地和现场整合为一,实现理论、实践和工程项目一体化教学。通过分项实训、综合实训、现场教学实现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行,将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起来,通过项目的交叉作用,使学生获得岗位综合能力,具备就业竞争能力。

4、开发网络课件,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开发制作融文字、图片、动画、声音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既适合在多媒体教室或实训室使用,又适合网上课件点播。同时引导学生启发创造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主动收集学习资料的习惯。

5、构建网络教学平台

2013年开始,课程组开始建设课程网站,经过一段时间的补充、修改、完善,解决了原有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课外学习的引导,起到了重要作用。课题组利用网络技术,及时进行网上答疑、指导,并提供新的技术信息,介绍专业发展的新成果,拓宽学生视野,搭建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桥梁,促进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6、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

在网络硬件环境上,我院网络教学环境优良。学校建成了先进的计算机校园网络及多媒体教室,经过不断完善,形成了优良的网络教学环境。目前,大部分的多媒体课室都能上网,实现了网络办公、网络教学。学生可以方便地在宿舍教室使用电脑上网,随时随地的可以通过网络观看相关的教学录像、教学资料,提升了课程应用性和实践性。

6.课程评价

自我评价、同行评价、行业企业专家评价、学生评价、社会使用评价等:


、自我评价

1教学思想发展沿革脉络清晰,教学改革创新方向目的明确。

敏感反映建筑理论最新发展和学科思想发展;配合协调与整体教学之间的脉络关系是课程建设的核心。

2、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形式和教学组织特征明显。

在总纲和子纲的目标下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节点,课程系统体现开放性和灵活性。

3、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完善。

师资队伍配备结构合理,思想活跃,协作精神强;教材建设和教学条件有保证;作业评价模式新颖严谨,督导有致。

与国内外前沿的建筑学院相比,教学实验空间仍然有差距。结合建筑学院在德芙楼的改造工程中,将提供更多的教学实训空间。


二、同行评价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是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长期以来,学校和课程组教师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与课程建设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展开了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全方位改革,工作卓有成效。

该课程不但可使用土木综合设计实训基地、模型制作与展示实训室、装饰材料与构造展示室、施工工艺实训室等来支撑实践教学,还密切与企业合作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教学机房先进、完备,能满足教学需要,有充足的、协作关系良好的校外实习基地。

课程教学团队敬业、实干、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质量高。学生工作能力强,踏实肯干、有较强的全队精神。

三、行业企业专家评价

该课程组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佳,专业教学与实践能力强,既有十年从事设计院设计背景的教师,也有建筑学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各具特长,教学、实践、科研等方面的能力搭配合理,同时该团队还具有对企业进行技术咨询服务的能力,为产生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该课程组勇于改革创新,工作态度严谨,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以案例教学将抽象、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成了简单、直观的知识,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学生还强化建筑设计能力。

四、学生评价

这门课程培养了我们团队合作的精神,每一次小组讨论,大家都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分工协作,虽然我们有时也会争吵,但很多设计的想法就是争吵中跳出来的。通过该门课,我们不由得感叹,原来课程还可以这么上!……我认为大学生太缺乏动手能力,而这次课程给予我们相当好地锻炼机会。在不断地探索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激发了很多灵感,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而此种种都是从前缺乏,甚至是不具备的。这门课不仅教会了我知识,更给了我无限的信心。

五、社会使用评价

建筑设计专业近4年来新生平均报到率为92.45%,而已有的3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过98%。 近2年录取新生的第一志愿上线率为100%。建筑设计专业有多名专业教师以广州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华中理工大学专家库专家的名义经常参加建筑设计、建筑工程项目的评标工作。

课程建设二年规划落实情况:

规划项目

承诺目标

进展程度

课程建设目标、步骤及二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今年年底完成网站框架建设

目前已经初步完成

一年内全程教学录像上网时间表

今年年中完成部分教学录像上网

今年年中已完成四个模块教学录像录制

上网资源比例逐年提升表

今年年底完成上网资源达到网站资源总量的40%

目前已经初步完成

学生学习评价及参考答案链接

今年年底完成学生学习评价的链接

网站功能建设加快进行中


7.承诺与责任

1.课程负责人保证申报所使用的课程资源知识产权清晰,无侵权使用的情况,若免费共享的基本资源涉及到第三方权益,须将“课程资源使用授权书”[]附后;

2.课程负责人保证课程资源内容不存在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和规范性问题;

3.课程负责人保证课程资源及申报材料不涉及国家安全和保密的相关规定,可以在网络上公开传播与使用;


                                            


             课程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8、所在院(部)推荐意见

内容提示:负责人申报书填写内容是否属实;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的政治、业务素质是否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能否提供课题完成所需时间、条件;是否同意承担本项目管理和信誉保证。


负责人申报书填写内容属实;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的政治、业务素质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能提供课题完成所需时间、条件;同意承担本项目管理和信誉保证。


   同意申报。

部门领导签名(盖章):

                                年   月   日

9、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评审意见













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10、学院审批意见















      签名(盖章):

                                        年   月   日


注:若免费共享的资源涉及到第三方权益,须附上“课程资源使用授权书”,包括以下内容:

一、申报学校、申报课程名称,课程负责人和教师(录像等资源所涉及的教师)姓名,第三方制作者名称,由第三方制作的资源名称以及著作权归属情况。

二、授权书除前款内容外,需包括以下内容:

各方同意将XXX课程XXX资源作为该课程的基本资源之一,用于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申报,提交精品开放课程共享系统。


上一篇: 说课视屏 下一篇: 结项总结
操作成功!此窗口3秒钟后自动关闭!
立即关闭